1 、引種管理
1.1 進豬前隔離舍的清洗消毒工作:隔離舍應徹底清洗、消毒、干燥、噴灑石灰乳、密閉、熏蒸消毒等,空圈至少達 7 天以上待用。洗欄選用燒堿浸泡,欄舍清洗干凈后再選用百勝、百毒殺、衛可、安滅殺、過氧乙酸等消毒。同時應檢查飲水器、清洗加藥設備及飲水管道的消毒。盡量做到整棟豬舍全進全出,徹底空欄消毒。
1.2 進豬前的準備工作:夏季做好水簾、風扇、遮陰網、霧化器等防暑降溫裝置;冬季做好保溫、供暖設施等。以及飼料、藥物、消毒水、雜物等的準備工作。
1.3 當后備種豬到達本場上豬臺時應對豬車進行全面的嚴格消毒,尤其是輪胎。夏天可以帶豬消毒后卸豬。
1.4 進豬后的當餐不喂料,也不能馬上沖水,但應保證充足的飲水,引進的頭5天連續飲水,水中加入抗應激藥物(VC,葡萄糖,電解多維等);第二餐喂正常料量的1/3料,第三餐喂正常料量的2/3料,第四餐可按正常需要量飼喂(日喂兩餐)
1.5 冬季要對剛引入的種豬進行特殊護理,做好防寒保暖工作,進豬頭3天不允許沖欄和豬身,以后沖欄應選擇氣溫較高的時間段,但不允許沖洗到豬身。
1.6 剛引進的后備種豬要在飼料中添加一周的抗應激藥物,如VC、多維、補液鹽等,同時根據引入豬的健康情況,選擇中藥與西藥、營養性生理調節劑一起保健,以提高后備母豬的抗病力、免疫力。如:20%愛樂新5009/1+20 %氟苯康4009/T+金美康Ikg/T+強力拜固舒Ikg/T或20%泰勇Ikg/T+70%康舒秘5009/T+金美康1kg/T+強力拜固舒1kg/T 。
1.7 視引入豬的生長情況有針對性地進行營養調節,個別生長緩慢、皮毛粗亂的可在后備料中加入適當的營養性添加劑,如魚肝油、復合多維、魚粉、乳酸桿菌等。
1.8 后備種豬轉入生產線前進行驅蟲。0.1%伊維菌素Ikg/T,連用7天。如果體表寄生蟲嚴重,可采用特迪克 1.250體表噴灑一次。
1.9 外購后備母豬,到場后1周內要對新購進的后備種豬全部采血監測,根據抗原,體抗檢測結果制訂隔離期間的免疫程序與保健方案。待基礎免疫一次后,可趕本場的淘汰健康老母豬進行混群飼養,進行本場病原隔離馴化工作,待整個隔離期間所有疫苗免疫完后,再次進行全群采血檢測合格后,才能調進生產線。
2、后備種豬飼養管理
2.1 按進豬日齡,分批次做好免疫計劃、驅蟲計劃和藥物保健計劃和本場病原馴化計劃。
2.2 6月齡前實行自由采食,飼喂后備種豬專用料,6一7月齡適當限飼,美系豬控制在 2.3一2.5kg/頭/天,法系2.3 在大欄飼養的后備母豬要及時進行大小、強弱分群、以免殘弱豬的發生,后備公豬必須實行單頭飼喂,防止打架,且要遠離母豬。
2.4 5.5一7月齡時要做好發情記錄,記錄第壹情期的時間,便于實行催情飼喂,可將欄舍逐步劃分為發情區和非發情區,以便于及早地對不發情區的后備母豬進行特殊處理。
2.5 6至7月齡的初次發情豬,以周為單位,進行分批按發情日期歸類管理,并根據膘情情況做好合理的限飼,優飼計劃,并建立限飼、優飼記錄檔案,配種前10至14天要安排喂催情料,比正常料多1/3(配種前自由采食,料量不低于3.5kg ) ,到下情期發情即配。
2.6 發情母豬飼養管理應特別注意溫度控制,保持欄舍的干凈衛生、糞便以鏟、掃為主,減少不必要的沖欄與沖豬身,必要時使用干燥劑(密斯陀)等以防炎癥。
2.7 后備母豬配種的月齡必須達到7.5一8.5月齡(230日齡),法系豬體重要達到14Okg以上,在第2或第3此發情時及時配種。
2.8 后備公豬8月齡(240日齡)開始調教,剛開始可連續調教3天,每次不超過15分鐘,待教會爬架后一周調教一次,9月齡開始采精使用,法系公豬體重達到150kg以上。
3、后備母豬的誘情管理
3.1 5一7月齡時,每天放公豬誘情兩次,上下午各一次,注意母豬與公豬有足夠的接觸時間。公豬必須性欲良好,并且多頭輪換使用,確保誘導發情,提高后備豬利用率。誘情公豬平時單獨飼養,不與母豬接近或見面,提供合理的營養確保性欲。
3.2 適當運動,保證每周2次或2次以上,每次運動1一2小時,6月齡以上的母豬在有人監護的情況下可以放公豬進行追逐。
3.3 搞好夏天的防暑降溫,夏天通風不良,氣溫過高對于后備母豬的發情影響較大,會造成延遲發情甚至不發情。
3.4 合理喂料,保證后備豬由合理的膘情,不肥也不瘦,從而確保正常發情。
3.5 合理的光照,后備母豬初情期出現后照飼養,應進入誘情欄進行光,每天光照 16 小時,有利于促進母豬的發情。
4、疾病防治與保健工作
4.1 控制后備母豬生殖道炎癥的發生率、炎癥是導致后備豬利用率低下的重要原因,而且影響其終身生產性能,應引起高度重視,此炎癥主要是由于母豬發情過程中生殖道開張感染了病原生物,所以應嚴格做好發情記錄,將發情母豬分區加強管理,強調環境干燥,糞便以鏟、掃為主,減少不必要的沖欄和沖豬身、或同時使用密斯陀干燥劑涂布外陰。必要時可在發情后配種前一周使用利高霉素一次,劑量4一69/頭/天,連用5一7天。有炎癥的母豬配鐘后再加藥一次或待下一情期再配種。
4.2 引種3周后、轉入生產線前1周和7月齡時防治腸道疾?。ㄈ缪?、回腸炎等),然后加營養劑調理3天,1次/天。
4.3 針對呼吸道病的控制,除了全群投藥預防外,還要注重個體標記進行連續注射治療,注意療程和劑量。
4.4 勤觀察豬群:喂料時看采食情況,清糞時看豬糞色澤,休息室看呼吸情況,運動時看肢蹄情況等。有病要及時治療,無治療價值要及時淘汰。
4.5 后備豬飼養階段多使用中藥進行保?。ㄋ幬锲贩N見前文)
4.6 接種疫苗前1天至3天加VC以減少免疫應激,接種疫苗后3天禁止使用抗生素或抗病毒藥物。
4.7 確實保證各種疫苗的接種質量。
5、不發情的母豬要及時處理
對于達到8月齡以上應該要及時處理,以下方法可以刺激母豬發情: ① 適當運動; ② 公豬追逐; ③ 發情母豬側記;④ 調圈;⑤饑餓;⑥ 車輛運輸;⑦ 輸死精處理;⑧ 當上述方法綜合使用后仍不發情的母豬用激素處理 1至2次。
6、后備母豬的淘汰與更新
6.1達到9月齡從沒有發過情的后備母豬一律淘汰;特殊情況下,超過9月齡的后備母豬,且在9月齡以前有發過情的(發情要有記錄),可以參配。
6.2不符合種用要求的后備豬及時淘汰。
6.3對患有肢蹄病的后備母豬,應隔離單獨飼養在一欄內;觀察洽療2個療程后仍不見好轉應及時淘汰。
6.4患病后表現漸進性消瘦的后備豬,經過2個療程仍不見好轉應及時淘汰。
6.5按計劃及時補充后備豬,年提供后備豬數=基礎母豬數 x 淘汰更新率÷90%